黑龙江省:夯实基础 锻造优势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2024-10-1315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近年来,黑龙江坚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方向,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承担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任务,努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担当作为、走在前列。时逢全国农机装备补短板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即将在龙江召开,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微信公众号即日起至10月14日,开通“农机化高质量发展”专栏,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概况、高端智能农机、农机报废更新、农机装备产业等多个维度,全领域、多层次、穿透式展现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效。农业机械化是科技强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来,黑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建设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机遇,奋力推动我省农业机械化事业实现新突破。省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了“培育壮大智能农机产业,建设国际一流的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基地、高端智能化农机应用示范区”的部署;农机装备产业作为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被纳入我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专项推进。截至2023年底,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9.07%,稳居全国首位。黑龙江省将高质量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强基础、挖潜力、保安全,为端牢“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557.6亿斤,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一是全面提升效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从报废和更新两端发力,以“良机”助力农业增效。2021年以来,全省农村地区累计补贴购置各类农业机械37.05万台。牢牢把握“两新”重大机遇,推动老旧农机报废更新进程。今年截至9月底,全省农村地区报废老旧农机1.2万台。二是聚焦重点环节,深挖产能提升潜力。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引导作用,紧抓机播、机收两个重点环节,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播种、收获机械,助力提单产、增总产。2021年以来,全省农村地区新购置高性能免耕播种机4万台,乘坐式水稻插秧机0.5万台,谷物联合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2.9万台。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大垄密植等稳产增产技术模式。三是发挥应急作用,保障粮食供应安全。全省农村依托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02家,建立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282支,实现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所有乡镇全覆盖,为农业防汛救灾、抢收抢烘提供有力保障。黑龙江省以建设先导区为牵动,积极发挥农机装备产业专班机制优势,一体化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农机企业培育、应用场景打造,加快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农机装备研发,赋能上游技术攻关。结合我省实际,聚焦“大型大马力”,为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截至目前,全省农机装备领域在研项目27项,支持资金7385万元。我省研制的电控气力式播种机、鲜食玉米收获机、智能除草机器人、玉米籽粒收获机、马铃薯收获机等达到国家同类机具先进水平;8行电驱式高速免耕播种机、18行可折叠电驱式高速精量播种机、电驱式玉米小区播种机、50公斤大载荷无人机、6行鲜食玉米收获机、胡萝卜联合收获机等6个农机产品被农业农村部、工信部列为农机装备补短板重点突破机具成果。二是服务农机装备企业,助力中游制造提质。举办2届科企银企对接活动,省农发行、省建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推出农机金融信贷产品,鲜食玉米收获机等科研成果加速转化投产。组织智能农机推介活动,持续打响“黑龙江农机产品展示交易会”“佳木斯中俄农机展销会”等展会品牌。开展企业指导服务,对重点农机企业和项目进行帮扶指导,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拓展下游应用领域。目前,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已覆盖全省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各环节,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其中:全省20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4.16万台,免耕播种机4.98万台、高速乘坐式水稻插秧机8.6万台、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0.83万台。在全国率先采取“平台+终端”的模式对农机作业情况进行科学调度,目前平台运行的作业监测终端达10.83万台,实现了对深松整地等8种作业的监测。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场景,在北大荒集团启动16个智慧农场建设,年耕种管收综合作业面积30余万亩。黑龙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落靠农机化惠农政策、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机监管服务水平,用“辛苦指数”换来农民的“幸福指数”。一是聚焦农民需求,规范实施惠农政策。坚持发挥国家补贴政策的宏观引导作用,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2021年以来,全省农村地区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受益农户24.39万户。2021-2023年,全省农村地区累计投入深松整地资金10.33亿元、保护性耕作资金13.85亿元,助力黑土地保护。二是助力农业生产,推行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全程托管、代耕代种等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截至2023年底,全省农机服务组织达到2.3万个。鼓励开展跨区作业服务,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跨区作业证18070张。三是做好服务保障,持续提升监管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推行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兰西县、青冈县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确定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建立农机质量投诉体系,全省设立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108个,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