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全国种业事业体系紧紧围绕“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战略目标,积极担当作为,主动入位种业振兴行动大局,全面参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建设、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为种业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打好牢固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品种水平显著提高
种子质量稳步提升
供种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企业制种布局和规模更加合理,基地供种保障率由70%提高到75%。推动省级种子储备制度全覆盖,种子储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效保障灾后改种补种用种需求。良种繁育技术攻关持续推进,机械化制种、玉米核雄性不育制种技术取得新突破。
当前,种业振兴完成了“三年打基础”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但仍处于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要求比,与国际先进水平比,与种业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比,我国农作物种业在品种创新能力、供种保障力、企业竞争力、技术支撑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主要体现在品种创新力与高质量种源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供种保障力与高水平种源自主可控还不完全适应、企业竞争力与种业强国建设目标还不完全适应、技术支撑力与现代化种业治理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2024年是种业振兴行动进入由“三年打基础”迈进“五年见成效”的转段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发展思路的重要一年。全国农作物种业事业体系要围绕种业振兴战略目标和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任务要求,突出主责主业,在工作方法上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在工作推进上坚持“四个强化”,在工作落实上做好“六个并重”,以更强的种业管理技术支撑能力和更高的种业发展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四个不适应”,加快推动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为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种源保障。
在工作推进上,要坚持“四个强化”。强化体系建设,树立大市场观和大体系观,加强基层体系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种业事业体系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技术创新,既要注重技术集成,也要注重技术规程,推动品种评价、质量评定、良种繁育、监测统计等技术提档升级;强化依法履职,加强工作规范建设,严格依法依规、按程序按要求办事;强化系统研究,全方位加强战略、体系、政策、服务研究,凸显体系支撑作用。
在工作摆布上,要做好“六个并重”。在品种区试方面,要坚持优化品种试验体系和严格规范管理并重;在品种登记方面,要坚持强化登记事前审查和事后监管并重;在种子检验认证方面,要坚持守种子质量底线和拉质量高线并重;在种业监测统计方面,要坚持拓范围和提质量并重;在良种繁育方面,要坚持保数量和保多样并重;在品种展示评价方面,要坚持推品种和推技术并重。
全国种业事业体系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动种业振兴再上新台阶,为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