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种业振兴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企业带动作用,推动牛OPU-IVF-ET技术规模化应用,11月9日,“牛OPU-IVF-ET技术规模化应用培训观摩活动”在济南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奶业协会、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华西牛育种联合会共同主办,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山东奥克斯鲜淳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活动以“现场观摩学实操、集中培训解难题”为核心模式,旨在推动先进繁育技术走进牧场、服务产业,助力奶牛肉牛种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左玲玲,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吴凯锋,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种业指导处处长张桂香,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陈绍祜,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化彬,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胚胎工程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善江,华西牛育种联合会秘书长汪聪勇,山东奥克斯鲜淳种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马庆涛等嘉宾出席活动。此次培训由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运东主持。来自国家奶牛/肉牛核心育种场、种公牛站、优势企业的代表共同参与。
在技术观摩环节,全体参会人员在山东奥克斯鲜淳种业有限公司实地学习OPU技术操作。从活体采卵设备调试、精准采卵操作、样本即时处理到后续胚胎培育前期准备,技术人员全程现场演示,针对关键环节逐一细致讲解,解答参会代表的实时疑问。直观的操作展示让参会人员深入掌握了技术实操规范与设备应用技巧,为后续在牧场的实际落地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理论培训环节,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陈绍祜在致辞中指出,规模化推广牛OPU-IVF-ET技术具有三重意义:一是提升国产种源市场占有率、筑牢产业安全根基的“战略破局点”;二是提升育种效率、推动奶牛肉牛产业协同升级的“效率加速器”;三是保障民生多元需求的“品质支撑点”。他强调,随着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并与基因组选择、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胚胎生产效率将实现显著跃升,为我国种源科技自立自强、迈向国际先进水平奠定基础。四家主办单位将持续推动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构建“良种培育—快速扩繁—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为奶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种业指导处处长张桂香在致辞中强调,要深入落实中央种业振兴决策部署,推动牛OPU-IVF-ET技术规模化应用,发挥示范企业带动作用。一是统一思想,加强统筹协调,构建育种与生产企业目标一致、步调协同、利益共享的全产业链长效机制;二是发挥国家核心育种场、种公牛站的带头作用,夯实遗传改良基础工作,推进优质供体母牛选育与体外胚胎生产;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推广典型案例,树立示范牧场,营造良好推广氛围。
培训特邀三位行业专家进行专题分享。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朱化彬研究员系统阐述OPU-IVF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展望;山东奥克斯鲜淳种业技术总监马庆涛结合案例分享OPU-IVP在种质培育中的应用实践;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胚胎工程岗位科学家赵善江副研究员解读牛体外胚胎生产场地与技术要求,为技术规范化应用提供标准依据。
此次培训采用观摩+理论的模式,进一步推动该技术从实验室或小规模试验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从业者认知、增强技术信任、促进资源整合,从而加速技术推广与落地。与会人员普遍认为培训观摩内容专业实用,既系统掌握了技术要点,也明确了在牧场的落地路径。下一步,协会将携手相关单位持续开展该项技术的系列培训观摩活动,有效促进技术从科研向产业转化,强化政产学研协同,为奶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