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第十六届奶业大会期间,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中国奶业协会奶畜福利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福利启航,健康同行——首届奶牛福利与健康管理研讨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隆重举行奶畜福利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并同步开展首场专题研讨,汇聚了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等共计200余人,标志着我国奶牛福利与健康管理体系向专业化、科学化、标准化迈出关键一步。
高规格启动
擘画发展蓝图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李胜利教授宣读专委会成立文件。
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毕美家,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处长李竞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处副处长张宁宁,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高铭宇等11位行业领导与专家共同揭牌,开启了奶牛福利与健康管理工作新篇章。
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毕美家在致辞中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希望专委会成为推动我国奶牛福利与健康管理标准化、科技化、协同化和公众认知提升的核心力量,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李竞前处长指出,奶牛福利与健康管理是提升产业效益与乳品安全的核心支撑,应通过标准化手段和科学管理,实现牧场降本增效与质量升级的双重目标。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处张宁宁副处长指出,奶牛福利与健康密不可分,应将其作为动物疫病防控和乳品生物安全的核心策略,构建“福利-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筑牢奶业发展的生物安全防线。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高铭宇书记表示,动物医学院将全力支持专委会工作,深度融入产学研合作,持续开展前沿研究,为产业输送懂技术、善管理、重伦理的高素质兽医人才。
高标准发布
直击行业痛点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奶业协会奶畜福利与健康管理专委会主任徐闯带来奶牛福利进展主题报告,提出目前我国牧场面临的奶牛福利相关挑战,明确奶牛福利研究的未来方向;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中国奶业协会奶畜福利与健康管理专委会秘书长高健聚焦奶牛炎症管理与产后镇痛,提出综合干预策略,缓解产后应激反应;牛信号学职业培训师刘凯分享牧场应激管理技巧,强调行为识别与环境优化;中国农业大学兴农博士后邓昭举对《奶牛福利规范》进行了详细解读。
高水平实践
解码产业难题
优然牧业崔彪先生结合企业实践,系统介绍企业如何通过落实新标准,降低淘汰率、提升生产性能;金宇集团研发总监李劼博士带来黏膜免疫与新型疫苗研发成果,展示国产疫苗在预防性健康管理中的前沿突破;南京农业大学杨振副教授讲述奶牛低血钙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早期识别与精准干预的新路径;中国农业大学王子璇副教授对本场会议发布的《奶牛健康管理标准化流程》进行介绍。
报告内容紧贴行业需求,体现了“问题导向、成果转化”的宗旨,为奶牛养殖健康管理体系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践参考,推动科研成果加速向牧场端落地。
两项行业标准重磅发布
统一行业规范
会上,两项行业引领性标准《奶牛福利技术规范》和《奶牛健康管理标准化流程》正式发布,为我国奶牛养殖场在福利和健康管理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可操作指南,填补了长期以来行业标准缺位的空白,也为政策制定、技术推广和行业培训奠定了统一规范的基础。
携手构建
现代奶牛养殖新格局
首届奶牛福利与健康管理研讨会圆满落幕,充分展现了我国奶牛产业在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大会聚焦福利管理、炎症控制、应激干预等关键难题,通过产学研协同交流,为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大会重磅发布两项行业标准,并宣布奶畜福利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搭建起推动政策落地、技术攻关与标准实施的权威平台,为奶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撑。
此次会议不仅是行业交流的重要节点,更是我国奶牛福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未来,奶牛养殖将从“产量导向”迈向“福利优先、健康为本、标准引领”的现代化新阶段。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奶业协会奶畜福利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徐闯,扬州大学教授、江苏省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中国奶业协会奶畜福利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亨,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奶业协会奶畜福利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常广军,分别主持了专委会启动仪式、专家研讨交流及相关主题环节,为会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