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九)落实食品贮存主体责任。食品贮存主体应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必备的食品贮存条件,实施食品贮存全过程记录,严格风险管控。食品贮存委托方应对受托方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进行审核,并监督受托方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进行贮存。食品贮存委托方和受托方应当明确入库出库交付查验要求,严格交付衔接和入库出库管理。
(十)强化食品贮存属地管理责任。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明确食品贮存的部门监管和行业管理责任,督促属地食品贮存主体落实食品安全责任。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对温度、湿度等有特殊要求食品贮存业务的,应纳入食品安全监管范围。
(十八)强化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协同管理。教育、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强化对本行业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市场监管部门要强化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及抽检监测,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通报同级行业主管部门。
(十九)完善校园食品安全协同管理机制。教育部门要会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制度。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统筹管理和指导,完善学校食堂大宗食材供应商资质评审制度,建立供应商不良记录清单,推动优质安全食材进入学校食堂。推动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集中招标采购,建立采购数字化平台,规范食材采购、供应、验收、结算等流程。教育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高效规范运行,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及时办理反馈或直送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承包经营、食材供应、供餐等经营主体准入许可,依法查处涉及学校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 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 年)》的通知
(一)增加优质蛋白质食物供给和消费 ——肉蛋奶增加优质动物蛋白质供给总量,全面提升肉、蛋、奶营养品质。优化畜禽肉类产销结构,扩大禽肉消费。加快推行冷链配送、冰鲜上市, 稳定肉牛基础产能,引导扩大鲜牛肉消费。促进奶业养殖、加工融合发展,优化乳制品结构,稳定发展液态乳制品,修订“灭菌乳”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升乳制品加工水平。规范复原乳标识标注,培育低温乳品市场,促进奶酪等干乳制品消费。扩大“学生饮用奶”覆盖范围,提升居民奶类消费水平。
?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教育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学生饮用奶宣传推广力度, 将学生饮用奶有关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广播、板报、营养健康讲座等宣教内容,通过家长开放日、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培养科学饮奶习惯。奶业协会要组织乳企积极利用媒体、社区、微信群等渠道,以及研学、参观乳制品生产企业等方式,宣传推介学生饮用奶质好、安全、营养、价廉等基本属性,展示奶业行业和企业良好形象,让学生及家长深入了解学生饮用奶的生产过程、安全品质和营养价值,提高对学生饮用奶的认知程度,争取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同,逐步扩大“学生饮用奶计划”覆盖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建立财政补助或社会资助机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饮奶保障工作。
通知强调强化责任落实,凝聚推广学生饮用奶工作合力。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推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压实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生鲜乳生产、运输、收购等环节监督管理,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确保生鲜乳稳定供给和质量安全。教育部门要加强学生饮用奶科普宣传,协助省奶业协会加强“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引导学生及家长树立科学的饮奶观念;指导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 学校依法依规配合做好宣传发动、订购、发放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在乳制品企业生产过程中,从设备更新、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做好学生饮用奶生产环节监管工作。省奶业协会要加强“学生饮用奶计划” 推广工作,严格做好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和定点生产企业认定推荐,督促企业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学生饮用奶品质稳定、安全可靠。各级相关部门和学校要遵循学生和家长自愿原则,鼓励学生家长通过APP 或小程序等线上渠道订购交费,不得采取在校内设置自动售奶机等方式无序售卖;要落实廉政纪律要求,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家长和学生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推进“学生饮用奶计划”深入实施。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厅等八厅局印发《关于支持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
十、强化宣传引导扩大消费。综合用好新媒体和传统媒介,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展示鲜牛肉、鲜牛奶品质和营养价值。开发牧旅融合项目,发布牛肉牛奶美食地图,推进畜牧业与餐饮、文旅、研学等产业融合。引导肉牛奶牛生产厂家加强产销衔接和品牌推广,结合当前促消费政策,促进牛肉牛奶消费。用好农展会、湖北农展等平台, 促进产销衔接。落实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开展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在遵循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前提下,支持学生家长通过线上平台等方式征订和购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提高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覆盖率、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成为多位代表关注的话题。在他们看来,我国“学生饮用奶计划”从2000 年实施至今成效显著,但仍存在覆盖率不足、各地执行情况存在差距、引导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建议,参考多数国家以免费或者补贴形式为学生奶提供经费支持的有效做法,从补助费用中明确一定比例用于采购“学生饮用奶”产品,提高牛奶在营养改善计划供餐食品中的占比。同时建议农业农村、教育、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出台政策文件,明确“学生饮用奶”推广的责任分工和任务目标,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提出,“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二十多年来,仍存在推广普及率不高、组织管理不健全、引导促进不够等问题,仍有一定空间和潜力来扩大覆盖面。他认为,针对偏远地区学校的学生奶普及,仅凭企业之力难以覆盖。建议国家对“学生饮用奶计划”尚未覆盖到的地区,进行专项资金支持免费供奶;加强政府管理引导和学生营养立法,通过法律制度规范学生奶推广,譬如杜绝无“学”字标产品进校园等。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也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基本依靠行业协会进行管理,政策引导不足,各地执行层面存在差距,不利于全国良好饮奶氛围的形成。他建议,国家层面应出台鼓励学生奶推广的一揽子政策,如适度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建立成效长期评估追踪机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等。
? 「两会观察」算算学生奶的三笔账(经济日报)
小小一盒学生奶,会不会成为撬动奶业和消费双升级的“金钥匙”?
遇冷的学生奶,是否意味着已完成历史使命?恰恰相反,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对奶业政策方向作出调整,强调从“扩大生产”转向“促进消费”。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作为促进牛奶消费的重要举措,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和目标。
事实上,学生奶承载的分量并不轻。有专家曾给笔者算过三笔账——从个体成长看,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学生饮用奶计划”能保证学生在这一时期摄入足够的优质营养,满足身体快速生长的需求。有专业机构跟踪调查发现,接受饮用奶干预的学生身高平均增长0.08 米。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学生奶的“营养公平”,可以让偏远落后地区儿童共享社会发展红利。
从行业发展看,奶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提高学生奶普及率,可有效带动奶源建设、生产加工以及设备、包装、物流等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有助于更好发挥奶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突破口的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从消费提振看,奶农的钱包鼓起来,奶业基础才能更加稳固,农村消费潜力才能更好释放。在消费端,学生奶计划的大力实施,可以促进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提升,培育并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奶制品的多元化需求,在改善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的同时,催生新的万亿元级乳品消费市场。
当前,我国有2 亿多名基础教育在校学生,学生奶发展有着广阔前景。通过学生奶计划“小手拉大手”所创造的价值,将远超营养供给本身。从这个意义上看,学生奶计划已不只是单纯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事关未来的长远工程、民心工程。
? 如何让学生吃得更营养更健康?(中国报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5年)》显示,我国6—17 岁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蔬菜、水果、奶类、大豆等摄入量不足,而油、盐摄入量过高,青少年营养不良率为8.5%,超重肥胖率达19.0%,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率高于城市,而城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于农村,地区差异显著。
全国政协委员、洪氏集团副主席洪明基表示,从以往发生的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中分析发现,校园餐饮主要存在餐饮服务商资质标准不高、原材料质量安全把关不严、招投标管理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为此,洪明基建议多举措高标准建设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科学合理制定学生餐最低标准。根据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学生餐营养搭配建议,各地方政府结合物价水平及市民家长等各方意见,由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校园餐最低标准,各学校在此标准上制定经三分之二以上家长同意的年度餐标,对确实困难的家庭参照本市相关规定予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补贴提高学生餐标准,从而带动本地区高质量供应链建设。此外,洪明基还建议,要建立以高质量竞争为导向的招标机制。把好准入关。教育主管部门可借鉴《校园餐饮服务管理企业服务能力评价指引T/CCFAGS 043-2023》《校园食材供应链服务企业服务能力评价指引(T/CCFAGS 044-2023)》标准内容,要求投标单位提供第三方实证的资质证明文件,分级引进具备高质量管理能力的企业参与竞标。同时制定校园餐饮食材供应链标准和服务商目录。由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校园食材供应链(阳光采购平台)标准,对符合标准的生产企业、批发零售、综合食材供应商、电子商务平台等纳入《校园餐饮食材服务商公共采购目录》,引导集体用餐单位按目录招标采购。
推动食育立法,全国政协委员孙宝国提出建议。孙宝国认为,我国食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明确食育的定义、目标和范围,以及相关主体的责任与义务。他表示,政府应承担主导责任,提供经费保障;食品企业应加强自律,提供安全健康食品;学校应将食育纳入课程体系,开展系统教育;家庭应履行教育责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同时,还应建立完整的食育实施体系,包括制定国家食育标准、加强食育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实践基地等,并定期评估食育效果,不断改进工作。
? 中国改革现场|校园餐提质如何让学生“吃饱”更“吃好”(央广网)
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正在纵深推进。全国各地已经投入超过100 亿元改善学校食堂,“校园餐”质量普遍提高。教育部表示,今年将狠抓制度落实,紧盯食材采购、配送、查验、贮存、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制度,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贵州省从2012 年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统一由自办自管的学生食堂提供午餐,2021 年又推进营养餐的“提质行动”。贵州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清介绍:“我们全省统一,比如至少三菜一汤,对每天和每周供应的食材的种类进行了明确,每天不得少于12 种,每周不得少于25 种。”2023 年1 月,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午餐推荐带量食谱(试行),长达300 多页,把食谱中的每种食材精确到克,也标注了相应的能量和营养素。张清介绍:“我们要求每天一个鸡蛋,适量水果,每周三次学生饮用奶,两次豆制品。”
疾控部门的监测数据为营养餐交出了一份成绩单:贵州全省农村学生的身高、体重明显增加,生长迟缓率、贫血率等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张清介绍:“2020 年开始,我们(学生)的身高、体重已经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了。对于贵州省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相信随着我们的鸡蛋、牛奶持续供应,再过几年,我们农村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还会有更大的提高。”
? 兵团上调学生营养餐补助标准(央广网)
为进一步推进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持续提升学生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自2025 年春季学期起,兵团学生营养餐补助标准在国家补助基础上,为每名学生每天增加2 元,将补助标准由原来的5 元提高至7 元,按照学生全年在校时间200 天计算,2025 年预计增加投入4000 余万元。
据介绍,此次上调营养餐补助标准,旨在进一步优化学生膳食结构,确保学生摄入更充足的营养。补助资金将用于午餐升级,为学生增加一个荤菜或增加饭菜中的肉量,也可用于供应鸡蛋、牛奶、酸奶、水果等营养辅食。
新标准实施后,所需经费由兵团本级财政承担,实施范围包括国家计划学校、地方计划学校(不含内初班)。为确保补助提标政策落实到位,兵团教育局会同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兵团财政局、兵团农业农村局、兵团卫生健康委员会、兵团市场监督管理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兵团团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通知》,以推动各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健全责权一致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学校食堂和供货单位的监督,从食材采购、储存、加工到配送全过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