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学生饮用奶 | 学校供餐项目月报(2025全国“两会”特刊)
最新动态
学生饮用奶 | 学校供餐项目月报(2025全国“两会”特刊)
2025-03-215
? 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建议加大对学生饮用奶推广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健全“学生饮用奶”推广机制
魏立华认为,“学生饮用奶计划”目前尚未建立系统化的推广机制,各部门各环节没有充分形成合力,部分学生家长对推广学生饮用奶不理解,积极性不高。且近年来,部分地区将学生餐饮补助资金转向中央厨房建设,导致少数地区学生饮用奶计划被边缘化甚至取消,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饮用奶计划”的独特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营养改善。
他认为,当前我国乳品供应能力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已显著增强,为进一步推广“学生饮用奶计划”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扩大实施学生奶可作为扩大消费、缓解奶源阶段性过剩的重要举措之一。
他建议,加大对学生饮用奶推广的资金支持。参考多数国家以免费或者补贴形式为学生提供经费支持的有效作法,建议从补助费用中明确一定比例用于采购学生饮用奶产品,提高牛奶在营养改善计划供餐食品中的占比。
同时,他提出进一步健全“学生饮用奶”推广机制。建议农业农村、教育、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出台政策文件,明确学生饮用奶推广的责任分工和任务目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指导各地学校积极参与学生奶推广工作,共同推动“学生饮用奶计划”的顺利实施。
此外,他还建议加强“学生饮用奶”科普宣传,包括奶类营养与健康知识科普,提高教师、家长、学生对乳品营养价值的认知,培育乳制品消费习惯。
?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进一步扩大学生饮用奶的覆盖范围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表示,为充分发挥学生奶的重要作用,建议进一步扩大学生饮用奶的覆盖范围,争取实现县域内农村户籍学生全覆盖。
同时,推动“学生饮用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两项计划的有机结合,完善学生营养午餐管理,制定学生餐营养国家标准。制定更严格的学生饮用奶生产标准和检测流程,建立透明的质量追溯体系。
?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创新部党支部书记、研发总监史玉东:进一步扩大学生饮用奶的覆盖范围,立法将食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史玉东介绍,目前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行20 多年来,仍存在推广普及率不高、组织管理不健全、引导促进不够等问题,比如偏远地区学校的学生奶普及,仅凭企业之力难以覆盖。因此,建议国家对这部分学生奶尚未覆盖到的地区,进行专项资金支持供奶,扩大推广覆盖面;并加强政府管理引导和学生营养立法,通过法律制度规范学生奶推广,譬如杜绝无“学”字标产品进校园等等。
史玉东代表发现,伴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如何吃得营养和健康并没有完全被人们所熟知。由此他认为,应从娃娃抓起,尽快全面推广食育教育,积极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科学的饮食习惯。
史玉东代表建议尽快制定食育法,立法将食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在食育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食育教育的普及,以法治手段系统性提升全民饮食素养。史玉东代表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启动食育法立法工作,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食育法,为构建健康中国、实现全民健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明确规定将学生奶纳入营养餐补助范围
推广“学生奶”不仅需要资金支持,更需顶层设计的完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指出,当前“学生奶”计划主要依赖行业协会推动,缺乏国家层面的法治保障,各地执行标准不一。他建议出台专项政策,将学生奶推广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并建立长期追踪评估机制。赵皖平建议,中央财政应明确规定将学生奶纳入营养餐补助范围,让深山中的孩子也能享受“一杯奶的温度”。
国际经验表明,“学生奶”计划的成功离不开政府、企业与社会协同发力。目前全球104个国家推行类似计划,覆盖2.1 亿人。日本通过立法将学生奶纳入学校供餐体系,英国则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专项补贴。赵皖平提出,农业大省可依托本地奶源优势,打造“产地直达校园”的供应链,既降低成本,又助力乡村振兴。
?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瑞芬:完善校园餐标准,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郁瑞芬委员呼吁加强校园餐营养均衡,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议从以下四方面推进: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法规: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部门应联合制定《校园餐营养标准》,明确营养要求、食材种类和烹饪方法,为校园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中央和地方财政需加大投入,提高补贴标准,保障资金支持。二、强化学校主体责任,提升校园餐质量:学校应加强对厨师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烹饪技能与营养知识水平,并建立严格的食材采购制度,选择优质供应商。同时,加强营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三、推动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营养食谱在线制定、发布和调整,方便家长和社会监督,并收集学生反馈,及时优化食谱,满足营养需求。四、加强社会共治:发挥家长监督作用,鼓励家长参与校园餐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营造良好氛围。
? 全国政协委员、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洪明基:多举措高标准建设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制定学生餐最低标准。根据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学生餐营养搭配建议,由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校园餐最低标准,各学校在此标准上制定经2/3 以上家长同意的年度餐标,对确实困难的家庭参照本市相关规定予以补贴。
建立以高质量竞争为导向的招标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可要求投标单位提供第三方实证的资质证明文件,分级引进具备高质量管理能力的企业参与竞标。
制定校园餐饮食材供应链标准和服务商目录。由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校园食材供应链(阳光采购平台)标准,引导集体用餐单位按《校园餐饮食材服务商公共采购目录》招标采购。
开放社会餐饮单位加入校园餐供给。学校引入社会品牌餐饮企业既能满足学生的喜好,减少学生餐浪费,更能产生“鲇鱼效应”,促进行业高质量竞争。
提高校园餐饮服务管理效率。建议学生餐经费采取银行信用账户管理的方式,服务商按合同约定、付款凭证等按约按时收付款。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推进食育立法,完善食育保障机制
孙宝国指出,推进食育立法,可以为食育工作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增强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并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他建议,构建食育教育体系需明确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定义、目标和范围,以及相关主体责任与义务。同时,建立完整的实施体系,包括制定国家食育标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实践基地,并定期评估效果,持续改进工作。
此外,他建议设立专门食育管理机构,统筹协调食育工作;明确财政投入,设立专项经费;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规范实施;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形成多元化服务体系。
孙宝国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启动食育立法,结合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保障。
?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卫健委主任黄红霞:加强食育人才培养,建设产科教协同“食践”基地
“食育”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全国政协委员黄红霞认为从国家层面推动食育立法,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开设食育课,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食育教学和膳食管理。同时,希望加强食育人才培养,建设产科教协同“食践”基地,打造有专业特色的“食育”课堂,拓展多维度“食研”阵地。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加强食育立法共筑全民健康基石
汤维建认为,当前我国食育法律的缺失导致食育工作在资源、政策支持、设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国家需加强食育立法工作,明确食育的法律地位和政策保障,为食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政策引导。
汤维建指出,食育立法是系统工程,需要明确立法原则、制定立法框架和内容、加强宣传和实施等措施,逐步构建起我国完善的食育法律体系,并推动食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界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所长王涯:搭建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
王涯建议,从全国层面搭建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解决各方信息不共享、不对称问题,同时应尽快制定详细且统一的食品安全犯罪量刑细则,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更好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全国人大代表、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增:推动食育立法,构建全民健康饮食文化
王连增建议,应加快我国食育立法进程。他认为,食育立法应主要包括五方面具体内容:一是要明确食育目标与方向,提高国民健康素养,形成良好的食品文化和社会氛围。二是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学校、企业、社会团体、社区以及家庭等多主体推行的工作机制、食育课程与教材建设机制、食育人才建设机制、食育资源建设机制、跨部门跨界合作机制等。三是将食育纳入儿童青少年综合素质评价,制定各学段评价政策。四是明确食育的经费来源与预算保障,明晰各相关主体责任、义务和权力。五是通过食育立法明确相关主体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编辑:范云琳
校对:张 芳
审核:邢海云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